兰大二院西固医院成功完成 首例3.0T抗核磁长寿命起搏器植入术
近日,兰大二院西固医院成功完成首例3.0T抗核磁长寿命起搏器植入术。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心律失常治疗进入到3.0T MRI全身兼容新时代。区别于传统起搏器,安装抗核磁长寿命起搏器后可进行3.0T MRI(磁共振)全身无限制扫描,切实解决了植入传统起搏器后无法进行MRI检查的难题。
患者男性,70岁,因“头晕、头痛、疲乏无力12小时”入我院心血管内科诊疗,行动态心电图提示:窦性心率,I度房室传导阻滞、可见II度 1型房室传导阻滞,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左前分支阻滞,频发房性早搏(有三联律)、其中大部分未下传。需要植入起搏器才能得到有效治疗。但患者合并脑血管疾病,有核磁共振检查的需求,心内二科卢晓雷主任团队与家属讨论后,决定选择抗核磁长寿命起搏器进行植入。
积极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,心内二科团队在卢晓雷主任的带领下,在局部麻醉下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。卢晓雷主任通过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建立通路,将起搏导线放置到心腔内部,并在患者胸前制作囊袋植入起搏器,用时仅1小时,成功植入抗核磁长寿命起搏器。患者术后反应良好,恢复正常心跳,目前已出院。
该例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抗核磁(MRI)起搏器植入的空白,为广大有磁共振成像检查需求的心脏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!
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,自该技术问世以来,就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,使其重获新生。由于植入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龄在65—70岁左右,此年龄段正是肿瘤、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的高发年龄,相关国内数据显示,33.8%的起搏器植入患者具有 MRI 扫描的需求。如果植入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就不能进行此项检查,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就医质量。
3.0T抗核磁(MRI)长寿命起搏器的问世,成功解决了传统起搏器植入后不能进行MRI检查的难题,同时该起搏器优化了电路设计,改进了电池,具有15年超长的使用寿命,能够减少更换次数,降低感染风险,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植入体验。